“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9月5日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七届文华奖参评剧目、中央芭蕾舞团大型原创芭蕾舞剧《沂蒙》在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上演,温暖、熟悉的歌曲,感人至深的红嫂故事,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的心。
《沂蒙》剧照 中央芭蕾舞团供图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革命老区的军民舍生忘死、拥军支前,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倾其所有无私支援革命战争,抒写下“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沂蒙》聚焦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着重刻画了英嫂、排长、二妮、小唢呐四个角色,讲述了乳汁救伤员、积极支援前线、冰冷河水中架人桥等感人故事。该舞剧于2020年12月完成创排并首演,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中“百年百部”创作计划的重点扶持作品。
中央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助理、《沂蒙》编导徐刚介绍,40多年前,中央芭蕾舞团老一代艺术家们呕心沥血,编创出民族芭蕾经典《沂蒙颂》,通过剧中英嫂这一人物形象,讴歌战争时期广大中国普通女性,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的颂歌。剧中《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的主题旋律传唱至今,而沂蒙红嫂乳汁救伤员的故事更是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近年来,中央芭蕾舞团多次组织创作团队前往沂蒙山区,深入挖掘沂蒙人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相继推出《沂蒙情深》《沂蒙三章》《沂蒙》等多部优秀芭蕾舞作品。其中,《沂蒙》以《沂蒙颂》为蓝本构思创作,并吸纳了《沂蒙情深》《沂蒙三章》中的故事情节,重置全新而宏大的故事架构,进一步提高了舞剧的艺术价值。
在被问到《沂蒙》在艺术表现力和艺术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时,徐刚认为相比前几部作品,《沂蒙》的地域特色更为明显,特别是在吸收山东民间舞方面,他们特别邀请了民间舞专家,为演员强化训练了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等山东民间舞。另外,在声光电等新媒体运用上也比以往更为丰富,带给观众很强的视听感受。
“《沂蒙》用全新的艺术手段和文化元素,成功塑造了坚强勇敢的英嫂这一人物形象,一定会让伟大的沂蒙母亲永远活在中国人心中,沂蒙精神也会更加深入人心,更大范围地得到传扬。”看罢演出,观众王思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一定要大力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沂蒙红嫂精神,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