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311-86048856

当前页:首页 > 画说雄安

张浩:我与一枝一叶的情意

发布时间:2022-08-24

 


作者简介

张浩,笔名:泥鳅张,安新县赵北口村人,中学高级教师,九三学社社员,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第三届高研班画家,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笔耕不辍,创建耕墨画苑“三张画室”致力于乡土绘画与乡土文化研究,现供职于安新县教育局。


代表作品


诗画集《泥鳅也是鱼》(作家出版社2007/5)

连环画《烽火雁翎队》(中国文化出版社2010/6)

白洋淀民俗画集《水淀留痕》(学苑出版社2015/1)

植物画集《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绘谱》(学苑出版社2018/8)

连环画《雄安乡愁记忆》(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11)

民俗绘本《白洋淀风俗百图》(学苑出版社2021/8)


家乡的植物是我最亲密的伙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生命,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孕育大大小小的植物,花草树木高低错落井然有序,它们和谐生存,荣辱与共,共享大自然的阴晴雨露,迎接风雪雷电。这些生态各异的生命,有的成为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有的可以药用、治病疗伤,有的天生丽质、供人观赏……


我从小生活在白洋淀,芦苇荡仿佛埋藏着无尽的宝藏。


方圆百里的淀区水土沃美,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白洋淀的植物分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水植物和湿生植物五大类,此外还有北方常见的杨、柳、榆、槐等本土树木。其中仅水生植物、浮游植物就多达406种,在保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水是生命的摇篮,各种水草是鸭、鹅的饲料,鱼类的食料,白花菜、水苲菜还是水乡人家餐桌上的美食。




大自然对这一方水土的恩赐,吃的、喝的、玩的,应有尽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伴随了我的整个童年时光。苘麻鹅黄色的小花是田间的风景,它的籽儿很甜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野味儿;叶子宽大柔软,可以包东西,小孩子们常把它当手纸使用;它的茎秆外皮剥开是柔韧的植物纤维,把一端编成辫子,另一端保留一段茎秆,就做成了抽尜尜的鞭子。除了苘麻,还有可以吃的小野茄子,学名龙葵,甜甜的味道让我至今难忘。从河边刨出来好吃的慈姑蛋,埋在泥土中,上面架上柴草烧,不一会儿清香的慈姑味儿就弥漫开来。苇地里的益母草则是药材,晒干可以换钱贴补家用。


爬树撸榆钱、摘槐花儿、做弹弓、编苇子枪、挖地梨儿、采苇蘑菇、打益母草是我们这一代人美好的回忆。吃的、用的、玩的,处处都离不开身边的花草树木,童年记忆中充满了野趣与诗情,成为了我日后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家乡的植物成了我最最亲密的伙伴,哪些能吃、哪些能用、哪些能够制作玩具,从小就了然于心。植物的名字大多是老人们口口相传下来的土名,只有本地人知道,还有更多的植物任谁也叫不上名,但随着网络时代查阅资料的便捷,人们对它们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每逢假日或周末到淀边写生,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写生的对象也大多是这些熟悉的“老朋友”。


找寻古人师法自然的匠心


中国式的审美形成于传统农耕时代的生活方式,古人崇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岁月静好的田园牧歌式生活,文人墨客有大把时间亲近自然。从传世的诗文字画中可以领略古人的匠心独具之处,从中国画中独特的构图方式,到线条、笔墨的情感化,历代画家用中国画独特的绘画语言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绘画语言所蕴含的空间,可以说古人善于发现生活之美、自然之美。


这其中,宋代绘画中的自然之美尤为极致。


《池塘晚秋图》《柳鸭芦雁图》《红蓼白鹅图》……以宋徽宗为代表的宋代画家特别注重对植物生长情状以及花、果的细节观察,并为此养花护花。宋画《红蓼水禽图》中,湿生植物红蓼的膨大茎节、托叶鞘、互生叶、卵形叶、有花穗等等细节被描绘得惟妙惟肖,令人叹服,可以看出古人师法自然的匠心精神。作者用俯视角度表现荷花花苞初放极美状态的《出水芙蓉图》,更是用笔纤细,设色柔美,浅粉色的花瓣在碧绿荷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艳丽,描绘出荷花的雍容外貌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



“精微与静气”始终是宋代绘画的主导精神,宋人在画面的细节、精微之处用功至深。如芽孢的处理、叶尖的提染、局部的勾勒、沥粉点蕊等等,足以让人耐心品读。宋画颜色沉稳厚重,色彩雅致,形成中国画传统的古典之美。通过临摹研读宋画中的植物,我逐渐感悟到中国画工笔的魅力之处,力求表现那种安谧宁静的自然境界。



我的植物画作品受益于宋画,受益于写生。


在写生一种植物时,总会选取它最美的状态,花好看就侧重表现花,叶好看就侧重表现叶,果实好看就突出它的果实。在同一幅画中,每片叶子绝不雷同,一定要有正、反、侧的不同角度,老、壮、嫩的不同状态,枝干的穿插力求繁而不乱、简而不呆。在形似的基础上力求表现植物的生命状态和最美姿态,每一笔线条都追求形式和节奏上的美感,将人与植物间的动人情思真挚地落于纸上。







找寻融入自然的生命状态


2015年1月,我的画集《水淀留痕》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也是我“故园画忆”系列作品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编辑老师来白洋淀时偶然发现了我的写生作品并带去给了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植物学专家刘全儒教授。刘教授看了这些写生非常高兴,他说植物画就是要画出植物的灵动,不能把鲜活的植物画成“植物尸体”。原来学苑出版社当时正在酝酿“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绘谱”的选题,也正在物色合适的绘画作者,我按照刘教授的指导试画了几幅濒危植物的样张。







濒危植物种群小且分散,常人难以得见,除了老师们提供的图片、标本资料之外,还需要做大量的画外之功,因此我成了植物园的常客。作为一部植物绘谱,必须是以科学性为基础的艺术绘制,植物画前辈曾孝濂先生曾说:“植物科学化就像植物的‘身份证’,它是美术跟科学之间比较小的一个分支。它以绘画这一手法展现植物物种,甚至比文字描述更加精确。果实是顶生还是侧生,叶尖是急尖、渐尖、微尖、钝尖,都必须准确,差一点都可能涉及到植物不同属不同科的特征”,作为植物分类学专家的刘全儒教授,对此尤为严格。


这些无门无派、带着泥土气息的植物写生,打动了几位担纲《绘谱》学术指导的植物学专家,我的作品得到植物分类学家刘全儒教授的好评,他们看重了我的专注与用心。



一切绝不是简单的照片描摹,一幅画需要参阅大量的资料、图片、标本,反复推敲,这期间科学性使我作画的态度变得更严谨,艺术性则推动我发现植物最美的状态,加上中国画独特的构图形式,工笔手法精致的细微刻画,从植物分类特征到生境的表现,一幅幅近乎完美的作品正如十月怀胎孕育打磨,呈现出的最终画面效果即是生长着的植物肖像。


我的心慢慢地沉下来,沉到可以闻到泥土的气息,仿佛自己也成为一株植物,和它们一起享受阳光,悄悄地成长……


回归自然与本真的心态


在植物画的创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像是起码的要求,难的是表现生命”。2019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我的濒危植物画作品首卷《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绘谱》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卷由学苑出版社推出,收获了众多科普爱好者们的关注与赞誉,成为适合植物科普爱好者、研究者的阅读文献。




曾孝濂先生说:“植物的生命状态或柔软或坚韧,这些都源于它们面对自然的从容。每一朵花怎么开,它是有道理的,你要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然后真正画出来。”这也是作者的一种责任与使命,植物画就是要反映自然、讴歌生命,唤起人们对自然的认同感和亲切感,传递给观者一种处世的态度——科学的严谨真实、生命的从容淡定。



我向往植物的生命状态,向下扎根泥土汲取养分,向上拔节伸展乐享阳光,坚韧不怠、自强不息。正如白洋淀的芦苇,浑身是宝:根可入药、茎可编蓆、叶可包粽子,成片的芦苇调节生态、美化环境。学习芦苇的品质,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实现自身价值,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把日子过得诗情画意。


“一枝一叶总关情”,是小情,也是大爱。爱在草木之间,感悟自然之美,发现美、传递美、感受美,以美的心态做人做事,以美的角度珍爱生命,保护生态。